風險管理

本公司推動永續發展之兼職單位為行政管理部,且以公司永續報告書編制小組依永續報告書之重大性原則、內外部利害關係人溝通原則及各部門之營運資料,據以評估重大性之ESG議題,評估各重大議题之風險,並採取具體之行動方案,以降低相關風險之影響。

該風險評估邊界以本公司為主,未將子公司納入範疇;其依據評估後之風險,訂定相關管理政策或策略,揭露於永續報告書。且每年定期(至少一年一次)向董事會報告執行狀況,最近報告日期為2024.05.29

本公司遵循規定訂定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提報董事會按季控管;董事會亦定期聽取經營管理階層報告,檢視相關策略之進度,於必要時敦促經營管理階層進行相關調整,並依董事會意見予以強化調整項目。

  • 風險評估與管理政策、策略

重大議題

風險評估項目

相關管理政策或策略

環境

氣候變遷因應

1.已導入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 及ISO 50001等國際管理系统,並通過第三方單位驗證。

2.永續報告書編制小組每年度參照TCFD架構評估公司氣候風險,並揭露於永續報告書。

3.每年度依據ISO 14064-1之規範,盤查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並通過第三方單位驗證。

4.依各ISO管理系統內部管理審查程序,每年皆針對相關管理進行有效性評量,並進行第三方驗證、確保管理之有效性。

綠色產品

通過全球回收標準Global Recycled Standard(GRS)之第三方驗證,確保公司產品合乎再生產品之規範及要求。

空污

1.已導入1S0 14001環境管理系统並通過第三方驗證。

2.每年針對相關指標進行檢討,並訂定改善目標進行減量。

廢棄物管理

社會

人才培育與留任

1.依循管理系統之規範及公司內部之教育訓練辦法,進行相關培訓及定期的再訓練,穩定職員的工作能力。

2.每年舉辦年度教育訓練檢討會議。

3.自2010年起每二年申請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評核,並獲得銅牌。

社會

員工權益福利

1.設置職工福利董事會,辦理各項職工福利活動、社團活動及各項補助。

2.設有工會組織訂有團體協約,約定人事及勞動條件、安全衛生及撫卹、健康檢查、福利措施、節金發給標準等相關議題。

3.廠區設置員工餐廳、宿舍及休閒育樂設施。

4.每年辦理健康檢查,定期職業醫學科醫師駐廠諮詢,促進職員自我健康照護管理。

5.每季召開一次外籍員工座談會,進行勞資雙方意見交流,傾聽外國籍員工的心聲。

職業安全衛生

1.公司依1S0 45001內部管理審查程序,針對職業安全衛生進行PDCA之有效性評量,並每年透過外部單位稽核,確保其持續的適用性、適切性及有效性。

2.每月工廠巡檢,發現對廠內不安全狀況立即改善及檢討。

3.每季召開職業安全衛生會議針對發生之工安事項進行檢討及宣導。

人權管理

公司訂有人權政策,支持並遵循《國際人權法典》、《國際勞工組織-工作基本原則與權利宣言》、《聯合國全球盟約十項原則》等各項國際人權公約,杜絕任何侵犯及違反人權的行為,有尊嚴地對待及不分國籍尊重所有員工。

產品健康安全

定期執行紡織品無毒保證 OEKO-TEX® Standard 100之實驗室檢驗,確保公司產品不包含對人體健康構成影響的已知有害物質。

公司治理

經營績效

1.每月召開「產銷會議」,即時掌握經濟情勢,與各產銷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統合運作,追蹤檢討目標達成情況並採取必要管理措施。

2.每季召開董事會議,討論有關營運規劃、法規遵循、內部控制、各項投資、員工酬勞等相關事宜。

  • 董事會對永續發展督導之管理方針

營運管理 管理方針

重大議題:經營績效

衝擊與重要性

經營績效是支持企業永續經營之重要因素之一,如經營績效表現不佳,臺南紡織未來可能會面臨持續營運之威脅,因此,提升持續研發以強化本業競爭力以及開放的多元投資,以利我們於穩定中追求經濟績效成長。近年財務績效持續正面成長,財務表現穩健,且近年積極於多角營運,資產活化等策略佈局,2023年無實際負面衝擊之事件發生。

補救機制/措施

本公司如面臨突發事件衝擊(諸如疫情、水/風災、地震等),為避免營運中斷之損失,由管理高層啟動並成立相關緊急應變小組,召開跨部門會議,同時以不同情境去進行全盤性的營運危機評估與因應處置。

政策承諾

面對外在環境變動和挑戰,持續開發新產品與新運用,強化競爭力,降低生產成本,致力為股東創造價值,善盡社會責任,乃是本公司的企業經營使命。

管理目的

為有效管理本公司經濟績效與營運風險。

當責部門

臺南紡織董事長為侯博明先生,而營運之執行長為總經理王立範先生。

目標標的

1.降低生產成本、精進內部管理,以強化競爭力;並致力於開發新市場、新產品,提升經營績效,為股東創造價值。

2.提升公司治理品質,維護股東權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落實企業永續發展。

行動方案

1.高層經營主管每月召開「經營協調會」,討論營運方向並做成決策。

2.「總經理辨公室」與各產銷部門主管組成經營分析專案團隊,並自行開發資訊系統配合管理。

3.「產品研發中心」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降低成本並提高營運績效,2023年研究發展支出39,116仟元。

4. 2023年新增4條熔紡POY生產線,預計POY產能將增加約800噸/月。

5.2023年增設一線光學增白棉產線。

管理評量機制

1.南紡及集團內國內外子公司,每年編製年度預算,每月均召開「產銷會議」,即時掌握經濟情勢,與各產銷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統合運作,追蹤檢討目標達成情況並採取必要管理措施。

2.每季固定召開一次董事會議,討論有關營運規劃、法規遵循、內部控制、各項投資、員工酬勞、等相關事宜。

績效成果

1. 2023年合併營業收入為194.45億元。

2.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為21.02億元,較2022年增加81.52%,每股盈餘為1.27元,較2022年增加81.43%。

3.2023年員工薪資與福利支出2,248,069仟元。

 

永續環境 管理方針

重大議題:氣候變遷因應、綠色產品、產品健康安全

衝擊與重要性

全球氣候變遷加遽,環境污染日遽嚴重,對地球暖化帶來各項負面衝擊。降低能源、溫室氣體排放、產品生命週期之各項環境衝擊等,一直是企業營運之重要課題。臺南紡織因產業特性,在生產過程中需使用較多能源與電力,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之排放,對溫室效應具有一定程度的負面貢獻。因此,本公司致力於節能減碳,提高能源效率,尋找更節能之設備或製程改善,改善污染防治設備、再生料使用,並重視產品健康安等議題。對外,盡力降低對環境之負面衝擊;對內,也可以降低公司未來因應氣候變遷所產生的相關成本,維持永續競爭力。

補救機制/措施

依ISO 9001客訴機制,處理環境面相關申訴

政策承諾

能源政策:「提升能源效率、持續節能減碳、承諾符合法規、綠色永續經營」。

環境政策:「預防污染、節能減廢、持續改善、符合法規」。

產品健康安全政策:「公司產品定期通過OEKOTEX及歐盟REACH高度關切物質(SVHC)之檢測」。

管理目的

1.為使能源管理系統更具適用性、適切性及有效性,並且為謀求持續的改善,特明確其範圍、責任、程序、步驟等基本事項為其主要目的。

2.為有效管理本公司氣候變遷與環保法規風險,藉由預防污染、節能減廢以及持續改善,追求企業永續經營、環境永續。

3.符合法規及政府淨零排放政策下之相關要求,維持永續競爭力。

當責部門

由總經理授權行政管理部經理擔任環境管理系統之管理代表、化纖事業群協理擔任能源管理系統之管理代表,因應政府節能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之政策。此外,為有效管控產品健康安全,本公司由技術處統籌負責相關事務之管理。

目標標的

1.依「能源用戶訂定節約能源目標及執行計畫規定」訂定每年節電1%之節能目標。

2.隨時關注各項法令趨勢動態,確保各營運據點皆確實遵循相關法令規章。

3.訂定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之節能目標,並納入管理系統之方案審查與追蹤,以達成持續改善、永續發展之目標。

4.持續提升環保低碳產品生產比例,2024年計劃提升至20%、2025年計劃提升至25%。

行動方案

1.環境議題宣/傳達:總經理或管理代表可透過教育訓練、會議、公告或海報等方式,宣達公司環境政策、環境目標與標的、環境績效,以及環境管理方案等。

2.導入ISO/CNS 14064-1、ISO 14001 以及ISO 50001 等多項認證,以確保環境政策之落實執行。

3.每年依ISO 14064-1:2018標準完成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

4.重視環境永續發展議題,太子廠於2023年再增設一座逆流式脫硫塔設備,致力改善空污問題。

5.重視綠能議題,太子廠於2023年建置太陽能光電設備完成,並將仁德廠外售之太陽光電電力轉為自用,預計每年可減少226萬度外購電力。

6.重視廢熱回收議題,太子廠與化纖廠2023年建置酯化蒸汽吸熱式冷凍機設備。太子廠預計每年可減少272萬度外購電力;化纖廠預計每年可減少323萬度外購電力。

7.重視節能議題,太子廠擬於2024年汰換螺旋式空壓機一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8. 2023年新增生產綠色產品用4條熔紡POY生產線,預計POY產能將增加約800噸/月。

9.重視產品健康安全議題,原料將進行進料檢驗雙酚A的含量,降低環保產品含有雙酚A的可能性。

管理評量機制

1.本公司依ISO 14001及ISO 50001 內部管理審查程序,每年皆針對環境及能源管理進行有效性評量。

2. 每季進董事會報告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進度。

3. 環保原絲每月定期送測檢驗BPA。

績效成果

1. 完成2023年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與取得查證聲明書。

2. 臺南紡織於2024年2月1日通過GRS續證。

3. 取得紡織品無毒保證OEKO-TEX 5張證書。

4. 2023年GRS產品(環保加工絲、環保原絲、環保棉)產量共約11,055公噸。

 

污染防治 管理方針

重大議題:空污、廢棄物管理

衝擊與重要性

由於全球環境污染日遽嚴重,造成各項負面衝擊,排放與廢棄物等環境管理一直是企業營運的重要課題,包括空氣及廢棄物之污染預防及法令遵循皆對於本公司相當重要。臺南紡織2023年發生2起空污違規事件,未來將持續進行相關污染防治之改善,致力降低對環境之負面衝擊,也能降低因法規裁罰之營業支出增加,進而影響企業永續競爭力。

補救機制/措施

依公司ISO管理系統訂定之溝通管理程序之規範,進行相關補救及預防。2023年實際負面衝擊之補救措施請參閱1.5法規遵循

政策承諾

環境政策:「預防污染、節能減廢、持續改善、符合法規」。

管理目的

為有效管理本公司環境管理與環保法規風險,藉由預防污染、節能減廢以及持續改善,追求企業永續經營、環境永續。

當責部門

為有效管控空污排放與廢棄物管理,本公司由公用處及事務處負責相關事務之管理責任。

目標標的

1.增列環保支出費用。

2.持續關注各項法令趨勢動態,確保各營運據點皆符合法令規章之排放與處置標準。

行動方案

1. 2023年環境保護上支出約28,118仟元。

2.太子廠於2023年再增設一座逆流式脫硫塔設備,致力改善空污問題。

3.重視空污水污問題,2024年將增設活性污泥池、線上COD偵測儀、厭氧汙泥儲槽。

4.本公司為有效管理環境議題,已導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並每年進行第三方驗證機構查核。

5.環境議題宣/傳達:總經理或管理代表可透過教育訓練、會議、公告或海報等方式,宣達公司環境政策、環境目標與標的、環境績效,以及環境管理方案等。

6.遵守法規實施各項空污檢測並申報。

7.每年定期至廢棄物處理廠現場進行稽核。

管理評量機制

本公司依ISO 14001內部管理審查程序,每年皆針對環境管理進行有效性評量。

績效成果

1.2023年無嚴重洩漏事件發生。

2.2023年無違反廢棄物處理法規事件發生。

 

勞雇關係 管理方針

重大議題:人權管理、員工權益與福利、人才培育與留

衝擊與重要性

有穩定且良好的人員團隊,公司才能穩定成長,臺南紡織將所有員工視為公司重要資產,杜絕任何侵犯及違反人權的行為、有尊嚴地對待及尊重不分國籍之所有工作者、與所有員工保持良好的溝通、提供完善的勞動條件及員工福利一直是我們所注重的,故本公司透過人才的選育用留,規劃完善的福利制度,以提升個人對公司之向心力及職涯發展所需的知識及技能,有利提升公司之企業競爭力,邁向永續發展。2023年共發生2起勞動基準法規裁處情事:女工產假工資未依規定給予(勞動基準法第50條)、延長工作時間超過法令規定(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2項),本公司均依規定完成改善並加強控管機制。

補救機制/措施

1. 訂有「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且於工作規則中訂定性別工作平等及性騷擾防治規定,若有申訴案件成立時,依法組織性騷擾申訴處理委員會進行調查與處置。

2. 2023年實際負面衝擊之補救措施請參閱1.5法規遵循

政策承諾

1.支持並遵循《國際人權法典》、《國際勞工組織-工作基本原則與權利宣言》、《聯合國全球盟約十項原則》等各項國際人權公約。

2.增進及保障職員權益與福利,良好勞資溝通管道,公平及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3.人事制度上皆本著勞基法的基本精神,依循政府相關法令,並依本公司管理規章(須董事會通過)、工作規則(須臺北市及臺南市勞工局聯合審核通過)及團體協約辦理之。

4.優於法令規定之福利制度。

5.加強員工技術經驗傳承、強化經營體質及符合法規的管理體系,並定期進行專業培訓。

管理目的

臺南紡織致力維護員工基本人權,遵守相關勞動法規,並致力人才之選育用留,維持和諧勞資關係。隨著員工年齡的增長,公司依不同職能及年齡安排適當工作,藉由多元之訓練課程,激發員工潛力,塑造一個有價值、有競爭力的公司品牌。

當責部門

臺南紡織董事長為侯博明先生,而營運之執行長為總經理王立範先生,設有人力資源部為專責單位。

目標標的

1. 符合品質管理,職業安全衛生及環境安全等法規需要的資格及需求。

2. 成為全世界紡紗及化纖紡織品最值得客戶信賴與使用的公司。

3. 臺南紡織堅持給予員工平等與安全無虞的工作環境,並不定期檢討各項福利措施。

行動方案

1. 設置專責人員負責員工教育訓練。

2. 職業安全管理師、職業衛生管理師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獎勵辦法。

3. 英語能力檢定補助辦法。

4. 每年申請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及充電起飛計畫之訓練補助。

5. 制定「人權政策」,落實人權管理與暢通之溝通(申訴)管道。

6. 設置專責人員負責職員勞健保、團保、勞工退休金及團體保險各項事項。

7. 設置職工福利董事會,與工會簽訂團體協約,保障及提升職員勞動條件及福利事項。

8. 每季召開一次外籍員工座談會,進行勞資雙方意見交流。

9. 辦理各項職工福利活動、社團活動、健康檢查等各項補助。

管理評量機制

1.每季召開工會理監事會議、勞資會議及外籍員工座談會,檢討相關事宜。

2.臺南紡織經申訴機制或舉發後經查證屬實之人權違規事件,將依所犯情節及公司相關規定懲戒,並檢附事證及懲戒建議報請總經理核決。

3.每年舉辦年度教育訓練檢討會議。

4.自2010年起每二年申請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評核,並獲得銅牌。

績效成果

1. 2023年員工薪資與福利支出合計2,248,069仟元。(112年財報)

2. 2023年訓練費用總支出3,014,832元。

3. 2023年總計約有101位新人完成訓練課程。

4. 2023年的教育訓練總人次為9,509人次,共舉辦467堂訓練課程,內訓共281堂、外聘內訓共46堂、外訓共140堂。

5. 2023年接受考核員工比例男性為99%,女性為100%。

6. 2012至2023年皆獲得臺南市政府頒發勞資和諧獎座之肯定。

7. 2023年未發生任何歧視事件、性騷擾事件、侵犯人權事件與社會衝擊事件。

 

安心職場 管理方針

重大議題:職業安全衛生

衝擊與重要性

臺南紡織因產業特性,於製造過程中需使用化學品及水電等能源。因此,維護所有人員之安全及健康為公司運作重要的一環,如不進行安全衛生管理,除了可能造成員工傷亡外,公司未來尚可能面臨相關法規上的處罰,嚴重時亦可能造成營運中斷。2023年共發生8起職災事件,無重大工安事故發生。本公司積極且確實執行各項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謹守相關法令規定,致力提供一個安全衛生之工作環境,是本公司的義務,也是企業對社會應負之責任。

補救機制/措施

本公司建立意外事故即時通報機制,當各廠意外事故發生時,需於隔日以前於工安室通報,並討論事故發生之原因並確實執行改善方式。此外亦透過定期統計與分析意外事故之災害經過、災害類型及媒介物,提供給有使用相同機械或製程之他廠,以防止類似或相同事故發生。2023年實際負面衝擊之補救措施請參閱1.5法規遵循

政策承諾

1.  安全紀律:遵守安全衛生法規及公司規定。

全體員工包括承攬商、供應商、臨時工以及外包等人員,皆應遵守政府法令與公司各項工安、環保規定。

2.  工安訓練:不斷的訓練,宣導及溝通,深植安全衛生意識。

普及安全衛生教育,強化全員工安意識。

3.  工安文化:藉由安衛諮詢、參與及正確的安全衛生行為與態度,形成安全衛生文化。

實施安全觀察,重視虛驚事故,消弭不安全行為與狀況,任何工安事故皆應立即誠實通報,迅速調查真相,防止再發生。

4.  持續改善:持續安全衛生改善,邁向永續發展。

管理目的

有效管理本公司職業安全衛生法規風險、強化工業安全與衛生知識、防止職業災害發生,確保員工生命安全與健康。

當責部門

總公司設有工安室,推行公司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代表人即為總公司工安室最高主管。各廠區則設有工安處負責推行各廠區職業安全衛生事務,各廠區最高管層級為工廠廠經理。

目標標的

1.  短期目標:維持ISO 45001系統有效性。

2.  中長期目標:謹遵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相關法規規範,持續改善硬體設施標準與安全衛生作業程序,建立健康安全的友善職場以達到零災害。

行動方案

1.  績效獎金:鼓勵全員工安,員工提出之安全衛生相關改善建議,則給予獎金。

2.  提供法規要求之防護用具,保障員工安全健康。

3.  總公司工安室規劃,並由工廠工安單位執行及推廣持續改善及教育訓練。

(1)    教育訓練:新進人員、在職人員、特殊危害作業人員、承攬商教育訓練、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及其他安全衛生相關訓練。

(2)    安全衛生巡檢:除了平日的巡檢外,每月由廠內主管進行跨部門之聯合安全衛生檢查與每季各廠區工安人員進行跨廠區的安全衛生檢查。

(3)    制訂年度目標方案。

(4)    實施法規鑑別及遵循法令要求。

(5)    進行作業風險評估及重大鑑別。

(6)    執行內部稽核確認施行成效。

(7)    實施改善計劃矯正不符合項目。

(8)    規劃緊急應變措施及防災演練。

(9)    辦理健康檢查及關懷員工。

管理評量機制

1.  本公司依ISO 45001內部管理審查程序,每年透過ISO 45001、CNS 45001 等外部單位稽核,針對職業安全衛生進行PDCA 之有效性評量,以確保其持續的適用性、適切性及有效性。

2.  每月工廠巡檢,發現對廠內不安全狀況立即改善及檢討。

3.  每季召開職業安全衛生會議針對發生之工安事項進行檢討及宣導。

績效成果

1.  2023年共發生8起職災事件,可記錄的職業傷害比率3.16。

2.  2023年非員工工作者無職業災害事件發生。

3.  2023年員工及工作者無發生重大工安事件。

4.  2023年無罹患職業病之員工。

5.  2023年獲得臺南市政府「災害初期自主應變」評比「特優」佳績。